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高郵市位于沿江經濟帶的長江北岸,北緯32°38'~33°05',東經119°13'~119°50'。地處長江三角洲的江蘇省中部、里下河西緣。東鄰興化市,南連江都區、邗江區、儀征市,西接天長市(安徽省)、金湖縣,北界寶應縣。市區西南經揚州市達南京市165千米,東南經無錫市、蘇州市抵上海市331千米,北距北京市980千米。(史志)
【區域面積】全境南至北50.04千米,東至西57.6千米??偯娣e1963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1175平方千米、水域面積788平方千米,分別占總面積的59.9%、40.1%。城市面積擴大到40余平方千米,建成區土地面積26.4平方千米。(史志)
【地形、地貌】地勢西南略高,東北偏低,多為水鄉平原。高郵湖西南部屬儀六低山丘陵尾端,多數海拔15~20米,最高處神居山(火山熔巖)海拔49.5米;京杭大運河高郵段以東里下河淺洼平原由古瀉湖淤積而成,河渠成網,良田萬頃,一般海拔0.85~4.8米,最低處海拔0.75米。(史志)
【水文】高郵市水面之多,居揚州市之首。美麗富饒的高郵湖有55.3%的水域面積在高郵市境內。邵伯湖北部水域和淥洋湖東北一角水域亦屬高郵市。境內主要灌排、交通河流有19條,即京杭大運河高郵段、澄潼河、龍須溝、人字河、張葉溝、小涇溝、三陽河、第三溝、南澄子河、南關大溝、北澄子河、東平河、橫涇河、六安河、新六安河、二里大溝、子嬰河、天菱河、向陽河。徑流總量1.5億立方米。水網密度2.83千米/平方千米。(史志)
【高郵湖】為江蘇省第三大湖,屬平原淺水型淡水湖泊,淮河入江水道穿湖而過。水域總面積780平方千米(水位在8.5米以上),其中在高郵境內水域面積431.5平方千米。高郵湖自然風光秀麗,有天賦的自然美,有許多令人神往的傳說。宋代,甓社湖曾現珠光(河蚌珠光),并為在甓社湖居室臨窗夜讀的著名學者孫覺親眼所見,被其好友沈括記載于《夢溪筆談》,故后人稱高郵湖為珠湖?!陡哙]州志》記載,夏秋之際,雨過天晴,湖面上會出現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連綿的大山,活脫脫一個天上的世界,這就是高郵湖上有名的“海市蜃樓”奇觀。西湖夕照,漁舟唱晚,珠湖雪浪,邗溝煙柳,美不勝收。(史志)
【自然資源】高郵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京杭大運河高郵段以東10個鎮以種植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高郵湖以西2個鄉鎮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其中菱塘回族鄉、原天山鎮分別兼種湖桑、茶葉。全市今存植物479種,其中木本植物203種、草本植物220種、水生植物56種。野生植物資源主要有柳樹、刺槐樹、榆樹、楊樹等59科、108屬、177種,豨薟草、青蒿等60科、140屬、200種。綠化造林樹種有61科、132屬、274種。其中,喬木161種,灌木99種,藤本植物14種;落葉樹種162種,常綠樹種112種;闊葉樹種216種,針葉樹種58種。淡水漁業資源豐富,碧波浩渺的高郵湖、京杭大運河高郵段以東成網的河渠、東北部成片的蕩灘,為發展淡水養殖提供條件,同時也適宜于高郵鴨、揚州鵝的生長。水產資源有銀、鯉、青、草、白、鱔魚和蟹、蝦等63種;野生動物資源有野雞、野鴨、秧雙雙鳥、野兔、黃鼠狼等,鳥類約有12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東方白鸛、大鴇、丹頂鶴等。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和品質好、儲量大的礦泉水,已開發儲量近千萬噸的大中型油田有金沙油田和馬頭莊油田。2016年,耕地面積7.68萬公頃,人均耕地0.09公頃。(史志)
歷史文化
【建置沿革】高郵,屬海退成陸的里下河淺洼平原。代表江淮地區東部史前文化的龍虬莊遺址,表明七千多年前境內便有人類的璀璨文明。春秋,吳邗溝地,越并吳屬越。戰國,楚并越屬楚。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滅楚,筑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亦稱秦郵。西漢,先后屬荊國、吳國、江都國。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置高郵縣,屬廣陵國。東漢,高郵縣屬廣陵郡。東漢末,高郵縣廢。三國,地屬廣陵郡,先屬魏,后屬吳。西晉,復高郵縣,屬臨淮郡。東晉,高郵縣屬廣陵郡。東晉和南北朝,高郵西北(今金湖縣、天長市部分)僑置幽、冀、青、并州及后魏平阿縣,由此形成北阿鎮(亦曰三阿),與平阿湖、下阿溪三者合稱三阿等地名。南北朝期間,南宋置高郵縣,屬廣陵郡,又劃設臨澤縣,屬海陵郡;南梁起,先后置廣鄴郡、神農郡,轄高郵縣劃設的高郵、竹塘、三歸三縣;臨澤縣仍屬海陵郡。隋,竹塘、三歸、臨澤三縣仍并入高郵縣,屬吳州(不久改稱揚州),后屬江都郡。唐,高郵縣先后屬兗州、邗州、揚州、廣陵郡、揚州(均為現揚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劃江都、六合、高郵三縣部分地區置千秋縣,天寶七年(748年)改稱天長縣。五代十國,高郵縣先后屬吳都江都府、后唐東都(揚州)、后周揚州大都督府。宋,開寶四年(971年)置高郵軍,直屬京師。詔文為:“惟彼高郵,古稱大邑,舟車交會,水陸要沖,宜建軍名,以雄地望。”軍同下州高沙郡,轄高郵縣;熙寧五年(1072年)軍罷,縣屬揚州;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高郵軍;建炎四年(1130年),升高郵軍為承州,領承州、天長軍,轄高郵縣與興化縣;紹興五年(1135年),廢州,縣屬揚州;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復為軍,仍領高郵、興化二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高郵路,轄高郵、興化二縣;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為高郵府,轄高郵、興化、寶應三縣,屬揚州路。至正十四年(1354年),張士誠在高郵建都,國號大周。元末,高郵改為散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高郵州,領興化、寶應二縣,屬揚州府;洪武四年(1371年),升守御所為高郵衛。清,順治元年(1644年),置高郵州,屬揚州府,不久遂為散州。古代高郵,史稱“江左名區,廣陵首邑”,由宋置軍至清設州,有九百多年中等行政區劃的經歷。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為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高郵縣澄子河以南地區曾先后屬江高行政區、江都縣,高郵湖西菱塘地區曾先后屬天高縣、甘泉縣、東南縣、儀揚縣、儀征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仍設高郵縣。1991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縣級),同年4月1日,正式建高郵市,實行計劃單列。(史志伯翔)
【古今名人】宋至清代,有進士177人、舉人428人。北宋著名文學家、婉約派詞宗秦觀和文學家孫覺,南宋詩詞家陳造,明代右丞相汪廣洋、散曲家王磐和著名詩詞家張纟延,明清之際唯物主義哲學家王夫之(祖籍高郵),清代海內無匹的訓詁學家王念孫、王引之父子和數學家李惇,均是代表人物。張廷仁、葛耀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革命烈士。文化部原副部長徐平羽、古生物學家孫云鑄、棉花專家孫恩麟、蠶桑專家趙鴻基、黑熱病防治專家孫志戎、歷史學家王繩祖、教育家沈亦珍、著名作家汪曾祺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
客籍名人,古代范仲淹、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韓世忠、岳飛、陸游、楊萬里、文天祥、薩都剌、王士禎、康熙帝、鄭板橋、乾隆帝、魏源、張謇等,在高郵留下了政績、論著、墨寶或佳話;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無產階級革命家陳毅、粟裕、譚震林、張鼎丞、陶勇、惠浴宇等威震高郵城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原國家主席劉少奇于1958年到高郵視察;原國務院總理李鵬、朱镕基分別于1994年、2000年到武安鄉視察。(史志)
【秦郵名勝】清代蒲松齡稱:“秦郵文物,素號名區。”全市有全國、省、市文物保護單位96處,館藏文物2000余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新石器時代龍虬莊遺址,明盂城驛,明、清里運河故道,清當鋪,唐鎮國寺塔,唐平津堰遺址;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有:天山漢墓、宋文游臺、宋城墻及明奎樓、商周時期的周邶墩遺址、明凈土寺塔、清代菱塘清真寺;高郵市文物保護單位有:明、清州署頭門,清訓詁學家王氏父子故居,唐王墩遺址,明陳瑄治水紀念室等84處。“郵”是高郵之根,高郵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縣市。秦郵亭,后為宋代高郵新城北郊的九里亭和清代綠營兵駐防高郵運河堤的十汛(訊)之一的九里汛(訊)。南宋詩人楊萬里寫有《過九里亭》五言律詩,清代訓詁學家王念孫之子王敬之作過“今營房古亭堠也”的考證性的七言古詩。以秦郵亭為源的高郵郵驛制度不斷發展變化。元、明代設兩處驛站。明代有盂城驛、界首驛、界首遞運所和中南北東十五處急遞鋪的郵傳系統。清代盂城驛(大部分遷入城內馬棚巷,南門外留皇華廳)、界首驛和十五處鋪舍延續運行到辛亥革命勝利為止。始建于明代的盂城驛,是全國現存規模最大、有代表性的古代郵驛。盂城驛風景區,包括修繕一新的盂城驛,明、清風格的南門大街,重建的秦郵亭以及復建的其他郵文物,重現了高郵悠久的郵驛史。
被列為199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龍虬莊遺址,在1997年9月22~24日高郵龍虬莊遺址暨江淮地區古文化研討會上,26名中外考古專家、學者對其個性特點和保護價值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可稱為龍虬文化,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2004年,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旅游觀賞價值的龍虬莊生態博物苑(部落村)一期工程建成開放。
始建于唐代的鎮國寺塔,俗稱西塔,為方形仿樓閣式,原為9層,現存7層,置于京杭大運河河心島上。鎮國寺景區一期工程于2005年年底建成開放,2010年4月被確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14年3月被確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市區東北角的宋文游臺,為全國20座名臺之一的淮堧名勝,臺內盍簪堂嵌有著名的《秦郵碑帖》石刻和畫像石刻,還建有四賢祠、讀書臺、映翠園、重光亭、秦觀塑像等,最高處的主體樓修葺一新,在東展區建成汪曾祺文學館,西展區設有反映1931年高郵特大洪災及運堤修復資料的“水鑒館”。清王氏父子故居,1983年建館,陳列王氏父子故物、典籍和現代多名學者、書畫家的作品。人民公園革命烈士墓、革命烈士紀念館、抗日戰爭最后一役紀念館等數十處革命文物,為后人景仰。近年來,高郵市陸續開發融古代文化和現代觀念為一體的江蘇東湖濕地公園、三垛秦觀故里亭、界首蘆葦場漁家樂生態旅游區、八橋淥洋湖森林公園和城區蝶園市民廣場、海潮市民廣場、郵都廣場、文游臺廣場、大淖廣場、凈土寺塔廣場、運河東堤風光帶、新河風光帶、北澄子河風光帶、市河風光帶等新景觀,秦郵古城不斷煥發青春的魅力。(史志)
區劃與人口
【行政區劃】2016年,高郵市有11個鎮(街道),1個鄉(菱塘回族鄉),2個省級開發區(高郵經濟開發區、高郵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新區(高郵城南經濟新區)。有175個村民委員會,1787個村民小組;5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53個居民小組。(史志)
【人口】2016年,全市戶籍總戶數255138戶,戶籍總人口81477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5824人,農業人口448947人;男性405621人,女性409150人,男女性別比99.14。新出生人口6714人,死亡人口6210人,自然增長人口504人,人口出生率8.24‰、死亡率7.62‰、自然增長率0.62‰。年末常住人口74.14萬人,比上年增加0.13萬人。人口密度415人/平方千米。(史志)
【民族】2016年,全市共有33個民族,即漢族、回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壯族、彝族、滿族、蒙古族、侗族、白族、黎族、拉祜族、仡佬族、傣族、瑤族、傈僳族、朝鮮族、藏族、哈尼族、佤族、羌族、景頗族、畬族、水族、布朗族、土族、仫佬族、赫哲族、納西族、京族、普米族、珞巴族。少數民族人口9041人,其中回族人口占79.6%。(史志)
氣候
【常年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顯著,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6.2℃,無霜期221天,常年降水量1341.5毫米。主要災害性天氣為水災、風災、雷擊災害,偶有旱災。(史志)
【2016年氣候特點】平均氣溫偏高,降水量明顯偏多,日照時數正常略偏少。
全年極端最高氣溫為7月25日的39.0℃,極端最低氣溫為1月24日的-10.0℃。年平均氣溫為16.7℃,比常年平均值高1.4℃。平均氣溫全年12個月均偏高。與常年同期平均值比較,1~2月平均氣溫為4.8℃,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1.3℃,其中1月高0.6℃、2月高1.9℃。3~5月平均氣溫為16.2℃,比常年平均值偏高1.7℃,其中3、4、5月分別高2.4℃、2.7℃、0.1℃。6~8月平均氣溫為27.6℃,比常年平均值偏高1.3℃,其中6、7、8月分別高0.3℃、1.4℃、2.3℃,7月20日~8月2日出現高溫天氣。9~11月平均氣溫為17.9℃,比常年同期平均值偏高0.9℃,其中9、10、11月分別高1.7℃、0.7℃、0.3℃。12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值高2.4℃。
全年冷空氣活動頻繁,共出現寒潮天氣過程3次,分別是1月22~24日、3月7~9日和11月21~23日。
全年降水量為1553.0毫米,比常年平均值多50%,其中僅2、3、8月偏少,其他各月均偏多。與常年同期平均值比,2、3、8月降水量分別少69%、58%、66%,1、4、5、6、7、9、10、11、12月降水量分別多8%、46%、89%、45%、38%、153%、451%、40%、141%。全年在6月21~22日和7月1日、4日、6日及9月16日分別出現強降水天氣,其中9月16日降水量為139.9毫米,為全年最大降水量。
全年日照時數為1977.7小時,比常年平均值少5%,其中2、3、4、8、12月偏多,其它各月均偏少。與常年同期平均值比較,2、3、4、8、12月日照時數分別多32%、16%、3%、31%、1%,1、5、6、7、9、10、11月日照時數分別少9%、24%、15%、2%、5%、69%、20%。
6月19日入梅,接近常年;7月20日出梅,偏遲;梅期32天,偏長;梅雨量467.5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近90%。(市氣象局)
【異常氣候】1月22~24日,因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全市出現寒潮天氣過程,其中1月24日出現年度極端最低氣溫-10.0℃。這一寒潮天氣過程,使全市在田農作物遭受嚴重凍害,僅嚴重受災農作物面積就達2.43萬公頃,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億元。7月1日凌晨3時左右,因受高空槽和低層切變線、急流影響,全市出現雷雨大風天氣,僅市內省道、縣道、鄉道旁的樹木就被刮倒刮斷180多棵,還有車輛、電線桿等受損。7月20日~8月2日,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全市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這一極端高溫天氣,是本站有記錄以來同期出現的最高值,其持續高溫的日數也是同期最長的。7月24~26日高溫強度最強,其中7月24日轄區內所有監測站點日最高氣溫均達37℃以上,其中有6個站點出現39℃以上高溫。因受持續高溫影響,全市出現中暑病例157人(含醫院收治35人),其中因中暑死亡2人。8月2日16時30分左右,因受臺風倒槽及低渦滲透的冷空氣影響,送橋鎮遭遇短時間強對流天氣,局部受大風、小冰雹襲擊,造成孫巷、毛港等村的多戶村民家中受災,共損壞房屋92戶、150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0萬元,未造成人員傷亡。10月20~29日,全市出現連續10天的陰雨天氣,對各鄉鎮的秋收秋種工作產生嚴重影響。(市氣象局)
2016年高郵市逐月地面氣象資料主要項目統計表
月 份 項 目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全年 |
||
極 端 最 高 氣 溫 |
極值(℃)
|
16.4 |
20.0 |
23.2 |
28.9 |
30.6 |
33.9 |
39.0 |
35.6 |
35.0 |
27.2 |
23.1 |
18.5 |
39.0 |
|
日期 |
3 |
10 |
29 |
30 |
12 |
18 |
25 |
2天 |
3 |
5 |
5 |
5 |
25/7 |
||
極 端 最 低 氣 溫 |
極值(℃) |
-10.0 |
-3.9 |
-0.1 |
8.7 |
12.7 |
16.5 |
20.6 |
22.0 |
16.9 |
9.3 |
-1.9 |
-2.6 |
-10.0 |
|
日期 |
24 |
2天 |
1 |
4 |
10 |
4 |
4 |
3天 |
30 |
30 |
24 |
30 |
24/1 |
||
平 均 氣 溫 |
2.7 |
6.0 |
10.9 |
17.4 |
20.4 |
24.6 |
29.0 |
29.3 |
24.5 |
18.1 |
11.0 |
6.8 |
16.7 |
||
極端最高地面溫度 |
極值(℃) |
25.3 |
36.4 |
44.5 |
50.7 |
53.4 |
60.9 |
65.5 |
63.7 |
59.9 |
41.8 |
35.5 |
28.6 |
65.5 |
|
日期 |
3 |
10 |
30 |
14 |
12 |
20 |
26 |
2 |
2 |
6 |
5 |
5 |
26/7 |
||
極端最低地面溫度 |
極值(℃) |
-6.1 |
-3.2 |
-1.4 |
7.9 |
11.5 |
15.7 |
21.6 |
19.2 |
15.8 |
8.3 |
-0.2 |
-2.2 |
-6.1 |
|
日期 |
2 |
7 |
1 |
4 |
18 |
2 |
5 |
30 |
20 |
30 |
25 |
30 |
2/1 |
||
平 均 地 面 溫 度 |
3.9 |
7.4 |
14.2 |
20.7 |
23.6 |
27.6 |
33.1 |
35.4 |
28.3 |
19.2 |
12.1 |
7.4 |
19.4 |
||
降 水 量 |
41.1 |
13.2 |
28.1 |
88.4 |
146.1 |
207.8 |
315.9 |
54.2 |
202.4 |
313.2 |
77.1 |
65.5 |
1553.0 |
||
一 日 最 大 降 水 量 |
量(毫米) |
14.9 |
5.9 |
24.7 |
23.7 |
47.1 |
70.1 |
98.6 |
18.0 |
139.9 |
37.4 |
20.7 |
33.4 |
139.9 |
|
日期 |
5 |
13 |
8 |
6 |
21 |
22 |
4 |
2 |
16 |
20 |
7 |
21 |
16/9 |
||
降 水 日 數 |
11 |
4 |
6 |
12 |
15 |
11 |
14 |
7 |
6 |
21 |
11 |
7 |
125 |
||
一日降水量≥25日數(天) |
|
|
|
|
2 |
3 |
4 |
|
2 |
8 |
|
1 |
20 |
||
一日降水量≥50日數(天) |
|
|
|
|
|
2 |
3 |
|
1 |
|
|
|
6 |
||
最長連續降水日數(天) |
3 |
2 |
2 |
3 |
4 |
5 |
7 |
4 |
3 |
10 |
7 |
3 |
10 |
||
最長連續無降水日數(天) |
10 |
9 |
9 |
8 |
4 |
8 |
10 |
10 |
15 |
3 |
8 |
12 |
15 |
||
平 均 相 對 濕 度(%RH) |
68 |
62 |
63 |
70 |
72 |
79 |
78 |
73 |
72 |
88 |
80 |
76 |
73 |
||
日 照 時 數(小時) |
133.4 |
182.7 |
190.3 |
189.7 |
156.8 |
144.2 |
189.7 |
272.5 |
179.1 |
54.0 |
127.7 |
157.6 |
1977.7 |
||
蒸 發 量(毫米) |
24.8 |
39.2 |
63.8 |
75.1 |
86.4 |
78.2 |
104.7 |
134.6 |
98.2 |
45.5 |
38.3 |
30.0 |
818.8 |
||
大 風 日 數(天) |
1 |
|
|
|
|
|
|
|
|
|
|
|
1 |
||
最大凍土深度(厘米) |
9 |
5 |
|
|
|
|
|
|
|
|
|
|
9 |
||
雪 |
上年度初日2015年11月24日 |
上年度終日 2016年3月9日 |
本年度初日2016年11月22日 |
||||||||||||
霜 |
上年度初日 2015年11月27日 |
上年度終日2016年3月26日 |
本年度初日2016年11月24日 |
(高郵市氣象局 )
地方特產
【高郵麻鴨】高郵麻鴨系與北京鴨、紹興鴨齊名的全國三大名鴨之一,為蛋肉兼用型食用鴨。鴨肉鮮美,含脂量少,為加工板鴨、鹽水鴨、琵琶鴨的好原料。該鴨產蛋率高,每年每只鴨產蛋200枚,平均每枚蛋重81.4克。2016年,據市有關部門統計,全市高郵麻鴨出欄量360萬只。(史志)
【高郵雙黃鴨蛋】該蛋為高郵麻鴨所生,一蛋雙黃,蛋大如鵝卵,蛋殼質細,蛋白似碧玉,蛋黃如瑪瑙,是世界罕見珍品。1909年,高郵雙黃鴨蛋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陳賽,獲得較高聲譽,后遠銷至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十多個國家,是內外賓客不忍動箸的佳肴和饋贈親友的厚禮。高郵雙黃鴨蛋單枚最大重量為135克。2016年,加工銷售雙黃鴨蛋5000萬枚。(史志)
【高郵咸鴨蛋、松花蛋】高郵咸鴨蛋采用特色輔料和傳統配方、工藝腌制而成。高郵咸鴨蛋久享盛譽,具有鮮、細、嫩、紅、沙、油的風味特點。清代文學家袁枚說:“脆蛋(即咸鴨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紅而油多。”高郵咸鴨蛋營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需的鋅、鍺、硒、鈣等元素。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02年批準高郵鴨蛋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現更名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頒布實施《高郵鴨蛋國家強制性標準》。“紅太陽”牌咸鴨蛋為中國名牌農產品,“秦郵”牌、“三湖”牌和“紅太陽”牌蛋品商標分別為省名牌商標和揚州市知名商標,“三湖”牌、“紅太陽”牌、“秦郵”牌咸鴨蛋、松花蛋先后獲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標志。松花蛋是將高郵鴨蛋采用獨特配料和工藝制作而成。分硬心皮蛋(湖彩蛋)和溏心皮蛋(京彩蛋)兩種。硬心皮蛋味醇香略咸,蛋白為黑褐色半透明體,有明顯的松花紋狀,蛋黃一般呈墨綠或黃色,宜制成各種形狀入盤;溏心皮蛋清涼可口,可助消化,解酒開胃。2016年,全市各類蛋品加工企業共加工各類蛋品9.5億枚,其中泥灰咸鴨蛋1.1億枚、真空包裝熟咸鴨蛋5.7億枚、松花蛋2.2億枚、雙黃蛋0.5億枚。(史志)
【揚州鵝】江蘇省“九五”重點攻關項目,系揚州大學畜牧獸醫學院教授趙萬里主持選育的雜交新種。1997~1999年在送橋鎮通過雜交選育和試養比較,揚州鵝顯示了生長快、耐粗飼、肉質好、產量多、經濟效益高的特點。2000年,開始在全省推廣飼養。2016年,據市有關部門統計,全市揚州鵝出欄量430萬只。(史志)
【高郵湖大閘蟹】高郵湖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屬于十足目方蟹科絨螯蟹屬。身體分兩部分:頭胸部和腹部,附有步足5對。頭胸部的背面為頭胸甲所包蓋,呈墨綠色,俯視近六邊形,后半部寬于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共有6條突起為脊,額及肝區凹降,其前緣和左右前側緣共有12個棘齒。額部兩側有一對帶柄的復眼。頭胸甲的腹面,除前端為頭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為腹甲,腹甲分節,周圍有絨毛,腹部緊貼在頭胸部的下面,俗稱蟹臍,周圍有絨毛,共分7節。雌蟹的腹部為圓形,俗稱“團臍”;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稱“尖臍”。第一對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鉗,為螯足,強大并密生絨毛;第四、五對步足呈扁圓形,末端尖銳如針刺。高郵湖大閘蟹體型肥大,蟹黃細酥,肉質白嫩,蟹味美且營養豐富,歷來被視為上品。秦少游曾把此蟹作為上等禮品饋贈蘇東坡,并賦詩《以莼姜法魚糟蟹寄子瞻》一首。每百克高郵湖大閘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質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還含有維生素A、核黃素、煙酸,其發熱量超過一般魚類的營養水平。2002年,“高郵湖”牌大閘蟹獲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標志。2005年,“河蕩”牌螃蟹、“碧湖”牌螃蟹通過國家無公害食品認定。2008年,“王鮮記”大閘蟹獲揚城地產優質生態大閘蟹、揚城最正宗的生態大閘蟹“蟹王”稱號。2011年,“左岸”牌大閘蟹通過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由揚州江淮湖泊漁業有限公司養殖、生長于高郵湖水域的“寶湖”牌大閘蟹囊括“華東杯”蟹王、蟹后大獎,為“中國十大名蟹”之一、江蘇名牌產品,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動物養殖場注冊認證。2015年,“高郵湖大閘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批準。2016年,據市農委統計,高郵湖大閘蟹養殖面積1萬多公頃,產量近5800噸,產值4.5億多元。(史志)
【高郵羅氏沼蝦】亦稱白腳蝦、馬來西亞大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素有淡水蝦王之稱。原產地集中在厄瓜多爾沿岸,是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其殼薄體肥,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富有一般淡水蝦類的風味之外,成熟的羅氏沼蝦頭胸甲內充滿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黃的特殊鮮美之味。每百克蝦肉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營養水產品。高郵市于1992年引進養殖羅氏沼蝦。2002年,高郵市羅氏沼蝦養殖標準化示范區被列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羅氏沼蝦被評為省無公害農產品。2005年,“司徒潭”牌、“少游”牌、“龍虬莊”牌羅氏沼蝦通過國家無公害食品認定。2015年,據市農委統計,羅氏沼蝦養殖面積0.89萬公頃,產量4.1萬噸,產值16.8億元。(史志)
【高郵湖青蝦】高郵湖青蝦,學名日本沼蝦。高郵湖青蝦體形粗短,整個身體由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構成。頭胸部各節接合,由一大骨片覆蓋背方和兩側,叫頭胸甲或背甲。頭胸部粗大,腹前部較粗,后部逐漸細而且狹小。額角位于頭胸部前端中央,上緣平直,末端尖銳,背甲前端有劍狀突起,上緣有11~15個齒,下緣有2~4個齒。體色通常呈青藍色并有棕綠色斑紋,但常隨著棲息環境而變化。高郵湖青蝦肉質松軟,易消化,營養豐富,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2005年,“橫涇河”牌青蝦通過國家無公害食品認定。2016年,據市農委統計,青蝦(鯽魚、龍蝦)混養面積1.3萬公頃,產量近200噸。(史志)
【高郵湖龍蝦】高郵湖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也叫紅螯蝦或者淡水小龍蝦。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愈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頸溝明顯。第一觸角較短小,雙鞭;第二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龍蝦頭部有觸須3對,觸須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須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須中間為兩對短觸須,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須均向前伸,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須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胸部有步足5對,第一至第三對步足末端呈鉗狀,其中第二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第四至五對步足末端呈爪狀。區別雄雌龍蝦的重要特征是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發達,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龍蝦的蛋白質成分約占18.9%;氨基酸組成比肉類優質,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而體內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異亮氨酸、色氨酸、賴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蘇氨酸、精氨酸、組氨酸。2016年,據市農委統計,龍蝦(鯽魚、青蝦)混養面積1.3萬公頃,產量近500噸。(史志)
【高郵湖銀魚】高郵湖銀魚,亦稱冰魚或玻璃魚。體細長,約12厘米,近圓筒形,后段略側扁。頭部極扁平,眼大,口亦大,吻長而尖,呈三角形,上下頜等長,前上頜骨、上頜骨、下頜骨和口蓋上都生有一排細齒,下頜骨前部具犬齒1對,下頜前端沒有聯合前骨,但具一肉質突起。背鰭Ⅱ11~13,略在體后3/4處。胸鰭8~9,肌肉基不顯著。臀鰭Ⅲ23~28,與背鰭相對;雄魚臀鰭基部兩側各有一行大鱗,一般為18~21個。背鰭和尾鰭中央有一透明小脂鰭。體柔軟無鱗,全身透明,死后體呈乳白色。體側各有一排黑點,腹面自胸部起經腹部至臀鰭前有2行平行的小黑點,沿臀鰭基左右分開,后端合而為一,直達尾基。此外,在尾鰭、胸鰭第一鰭條上也散布小黑點??墒巢糠置堪倏撕?/span>89克、蛋白質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灰分1.0克、鈣258毫克、磷102毫克、鐵0.5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05毫克、尼克酸0.2毫克。曬干后的銀魚叫燕干,每100克燕干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熱量1709.4千焦、鈣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補虛,健胃,益肺,利水。(史志)
【高郵湖青魚】高郵湖青魚體長,略呈圓筒形,腹部平圓,無腹棱。尾部稍側扁。吻鈍,較草魚尖突。上頜骨后端伸達眼前緣下方。眼間隔約為眼徑的3.5倍。鰓耙15~21個,短小,乳突狀。咽齒一行,左右一般不對稱,齒面寬大,臼狀。鱗大,圓形。側線鱗39~45。體青黑色,背部更深;各鰭灰黑色,偶鰭尤深。背鰭軟條7~9枚,臀鰭軟條8~10枚,體長約145厘米。青魚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脂肪很低的食物,含有豐富的核酸。高郵湖青魚蛋白質含量19.5%、脂肪含量5.2%,還有鈣、磷、鐵、B1、B2、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微量元素鋅、硒、碘等。(史志)
【高郵湖白魚】高郵湖白魚屬鯉科魚類,俗稱大白魚、翹嘴白魚、白魚。白魚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的中上層,游泳迅速,善跳躍,以小魚為食,是一種兇猛性魚類。雌性3齡、雄性2齡成熟,6~7月產卵,幼魚喜棲湖泊近岸水域或河道、港灣水流較緩沿岸生活。自然分布甚廣,為中國南北水域常見的淡水魚類。體形長,甚側扁,頭背平直,頭后背部隆起,眼大且位于頭的側下方??谏衔?下頜很厚,上翹,口裂與體長軸幾乎成垂直,下咽齒末端成鉤狀。腹鰭基部至肛門有腹棱,背部具強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鰭分叉,下葉稍長于上葉。體背略呈青灰色,兩側銀白,各鰭灰黑色。高郵湖白魚除味道鮮美外,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補腎益腦,開竅利尿等作用,尤其魚腦是不可多得的強壯滋補品。(史志)
【高郵湖鯽魚】高郵湖鯽魚呈流線型(也叫梭型),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輪廓隆起,尾柄寬,腹部圓形,無肉棱。頭短小,吻鈍,無須;鱗片大;背鰭長,外緣較平直,背鰭、臀鰭第3根硬刺較強,后緣有鋸齒。胸鰭末端可達腹鰭起點,尾鰭深叉。背銀灰色而略帶黃色光澤,腹部銀白而略帶黃色,各鰭灰白色。高郵湖產的鯽魚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高郵湖的鯽魚以2~4月、8~12月的最肥美。2002年,“碧湖”牌、“金蕩”牌鯽魚被評為省無公害農產品;2005年,“河蕩”牌鯽魚、“碧湖”牌鯽魚、“龍虬莊”牌鯽魚通過國家無公害食品認定。2016年,據市農委統計,鯽魚(青蝦、龍蝦)混養面積1.3萬公頃,產量近2000噸。(史志)
【高郵湖泥鰍】高郵湖泥鰍的體形在腹鰭以前呈圓筒狀,由此向后漸側扁,頭較尖,無眼下刺,背鰭無硬刺,前兩枚為不分支鰭條,胸鰭距腹鰭較遠,腹鰭不達臀鰭,尾鰭圓形。體背部及兩側深灰色,腹部灰白色,尾柄基部上側有黑斑,尾鰭和背鰭具黑色斑點,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但生活環境及飼料營養不同體色有變化。高郵湖泥鰍可食部分占整個魚體的80%左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較高、脂肪較低,能降脂降壓,素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和“水中人參”之美譽。2016年,據市農委統計,高郵泥鰍養殖面積48公頃,產量為720噸。(史志)
【高郵湖鳊魚】高郵湖鳊魚,學名鳊,亦稱長身鳊、鳊花、油鳊,古名槎頭鳊、縮項鳊。在中國,鳊魚為三角魴、團頭魴(武昌魚)的統稱。該魚全長約40厘米,比較適合于靜水性生活。高郵湖鳊魚體側扁而高,呈菱形;頭較小,頭后背部急劇隆起;眶上骨小而薄,呈三角形;口小,前位,口裂廣弧形;上下頜角質不發達;背鰭具硬刺,刺短于頭長;胸鰭較短,達到或僅達腹鰭基部,雄魚第一根胸鰭條肥厚且略呈波浪形彎曲;臀鰭基部長,具27~32枚分枝鰭條;腹棱完全,尾柄短而高;鰾3室,中室最大,后室小。體背部青灰色,兩側銀灰色,腹部銀白;體側鱗片基部灰白色,邊緣灰黑色,形成灰白相間的條紋。高郵湖鳊魚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2016年,據市農委統計,鳊魚養殖面積986公頃,養殖產量4533噸。(史志)
【界首茶干】界首茶干,始產于明嘉靖年間。形似銀元,色澤醬紅,質如雞肉,鮮美香醇。清代被列為貢品,1911年、1927年、1929年在杭州西湖博覽會上連連獲獎,1954年獲省物品展覽會一等獎,從1983年以來多次獲江蘇省名特優產品稱號。2015年,界首茶干創成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史志)
【高郵大米】高郵大米是采用在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種植的新品種粳稻加工而成。米質新鮮,顆粒整齊,晶瑩似玉,免淘洗,易儲藏,蒸煮后味道香濃誘人、口感滋潤爽滑。經國家權威部門檢測,確認高郵大米內含豐富蛋白質、脂肪、糖及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珠光”牌大米于1997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評為綠色食品;“雙兔”牌大米在2002年中國(淮安)優質稻米博覽會上獲“十大金獎大米”稱號,2005年獲“國家免檢產品”稱號,2007年“雙兔”品牌獲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郵寶”牌、“鴻運”牌大米獲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標志,“周巷”牌、“米河”牌大米被評為省無公害農產品。(史志)
【秦郵董糖】秦郵董糖是高郵的傳統名特產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原名酥糖,之所以稱董糖,有兩種說法:一說以此糖為董姓師傅所制而得名,一說此糖為明末清初秦淮名妓董小宛所創,故名。董糖每塊長約3厘米、寬、厚各約1.5厘米,每塊有48層軟片組成,用糯米粉、芝麻、白糖、麥芽等原料,手工精制而成,拆開包裝紙,色澤呈深麥黃色,厚薄均勻,入口酥軟,味美香甜,老少皆宜,是饋贈親友的佳品。該產品有一定的季節性,不適合在氣溫高的地方或季節儲運。(史志)
【七大名宴】高郵菜屬淮揚菜系,又因其濃郁的水鄉風味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自成體系,形成特色,給海內外嘉賓留下深刻印象。2002年,《中國食品報》先后兩次以整版篇幅,分別介紹高郵的“汪氏家宴”和“少游宴”。2003年8月27日,經由市個體私營經濟協會、市商貿總公司、市旅游局、高郵工商局等單位聯合成立的餐飲業名店、名師、名宴、名菜評定委員會評出“汪氏家宴”“少游宴”“全鴨宴”“珠湖魚宴”“清真宴”“盂城驛宴”等六大名宴。2006年,增添“少游蝦宴”?,F將七大名宴簡介如下:
少游宴注重秦少游詩文中對飲食文化描繪的鉤沉,又結合當地傳統的美食佳肴,其風味可用“清新、雅致”概括。如先社芽姜、菰蒲嫩心等,清新、清香、清純,食之如聞泥土的芬芳和流水的清甜,體味到既清且濃的親情。糟魚、醉蟹等土特產品更為文人雅士飲酒論文、詩歌唱和時常常提及。
汪氏家宴取料平常,高郵麻鴨、高郵鴨蛋、楊花蘿卜、慈姑、薺菜、茶干、螺螄、青蝦、昂嗤魚、虎頭鯊等做成的菜肴,經汪曾祺記述、描繪,讓人感到滋味極佳。全鴨宴原料以高郵麻鴨為主,菜菜有鴨。
全鴨宴充分展示淮揚烹飪技藝和水鄉特色,因春、夏、秋、冬季節不同,而有桃花全鴨席、荷花全鴨席、菊花全鴨席、梅花全鴨席之別。桃花全鴨席有雛鴨迎春、芙蓉鴨舌、西湖鴨群、鴨肉春卷等;荷花全鴨席有清香解熱的荷花白燜鴨、三色鴨雪糕,玲瓏剔透的玉骨穿翅、鹽水玉鴨;菊花全鴨席有銀杏鴨丁、琵琶鴨舌、仙鶴望月;梅花全鴨席則有涮全鴨、雪蓋鴨方、油炸鴨串、鴨血豆腐等。
珠湖魚宴冷菜有魚躍龍門、七星彩碟等,熱菜有太極雙魚、鴻運當頭、粉蒸荷魚、軟兜黃鱔等,點心有碧玉蝦包、魚翅金糕、珠湖魚面等。珠湖魚宴清純、鮮美,水鄉風味濃郁。
清真宴菱塘回族鄉伊斯蘭教徒吸收漢民族烹飪技術特長,創造出獨特風格的淮揚清真食品,既是淮揚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清真飲食南北兩大流派的南方代表。菱塘回族鄉許多回民善于制作各種清真食品,他們嚴守教規,精心制作,什錦面盒、熘羊肉片、芝麻牛排、椒鹽牛筋、爆炒牛百葉等菜肴,以其風味獨到、注重清潔而備受青睞。
盂城宴盂城驛開設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為全國現存較好的規模最大的驛站。驛丞是一驛之長,常設“盂城驛宴”接待全國各地政要顯貴。桃源居大酒店廚師查閱典籍和地方志,走訪耆老名流,熔鑄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制作了盂城驛宴。
少游蝦宴是近年來以羅氏沼蝦為主要原料制作的。(史志)
【十大名菜】璧合珠聯冷菜。取咸雙黃鴨蛋煮熟帶殼切開,蛋白似白玉凝脂,蛋黃如紅橘流丹,且兩黃相連,寓意吉祥。
珠湖雪浪又名“雪花豆腐”。高郵湖因有過珠光,故別名珠湖。高郵名廚烹制的豆腐,腐塊細如飛雪,盛于碗中猶如珠湖雪浪。食之只覺得鮮美、香甜、細嫩、光滑、舒適、暖胃。藝術大師劉海粟題為“其樂無窮”。
地久天長又名“砂鍋天地鴨”。以野鴨和高郵麻鴨同鍋清燉而成。野鴨飛天,麻鴨在地,故名。清香美味,為冬令滋補佳肴。
金寶大發香酥麻鴨,油汆棗紅,乳制金黃,皮酥肉嫩??曜由陨砸粨?骨散架,肉脫骨,皮酥脆。“鴨”諧音“發”,寓意財源大發。
霞蔚鳳仙以高郵湖野鴨為主料,釵烤時火光熊熊,蒸氣騰騰,故名。食之,清湯潤肺天然美味,骨脆肉酥野味香醇,可稱筵席中難得的美饌佳肴。
雛鳳迎春五香八角鹵桃花雙雙鳥。雙雙鳥是高郵特有的一種小水鳥,桃花盛開、秧苗青青時節最多,也最香嫩。
金裹銀裝金絲魚,又名昂嗤魚。取其腮邊兩片如蒜瓣狀肉熱炒,一面金黃,一面潔白,其嫩無比。
玉珠藏丹夾心魚圓。魚圓象征大的玉珠,夾心小肉圓為“丹”色。魚中有肉味,玉珠藏美丹,其寓意從古秦郵八景之一“鹿女丹泉”化出。
文游玉帶是黃瓜魚的雅號。黃瓜魚白色透明,柔軟細嫩,如玉帶般晶瑩。每到黃瓜開花時節是捕捉黃瓜魚的最好時期。
三陽開泰羊肉湯,以高郵東北臨澤鎮羊肉湯為最。寒冬臘月,喝羊肉湯猶如三春艷陽在心頭,全身暖和,通體舒泰。(史志)
【秦郵名點】秦郵點心,品種繁多,選料考究,制作精細,具有餡豐、皮薄、多鹵、味鮮、形美的特色,是全國三大點系之一的淮揚細點的組成部分。
蟹黃大包高郵傳統名點,與鎮江、靖江的蟹黃湯包不同,有體形圓、肥口小、皮薄、多蟹黃、鹵餡調配得當的特點。蒸熟后,皮亮形美,蟹油浸出包口,滲透出金黃色斑塊。
蝦肉菜包用蝦肉配菜做成包子,蝦肉鮮嫩,鹵汁盈溢,甜咸適中,口味別致。
鮮筍肉包采擷地方鮮芽筍,切成細碎丁,配制生肉餡,制作成點。野鴨菜包選用鮮肥野鴨肉,做成野鴨菜包,異香撲鼻,鮮美可口,色味俱佳。
五丁大包餡中含有雞、蝦、參、肉、筍等五丁,以雞湯作鹵。
干菜糖包餡心以咸干菜(即曬干的咸白菜)為主料,浸泡去咸汁,保持干菜原味,加配糖油,攪拌成餡,制成點心,味鮮食美。
翡翠燒賣選用新鮮青菜葉為餡心主料,將菜焯熟涼透,再加淀粉熬成糊狀,制成燒賣。
千層油糕以面粉、大油、油丁、白糖、桂花等為原料,制作精細,程序講究。蒸熟后切成菱形,糕面上布有紅色油絲,立面呈現出為多層相疊、層層相分、色澤透明的水晶體。
各式花卷品種多樣,分甜、咸、椒鹽三種口味。多用上等面粉發酵,分品種配制各種調料精制而成。(史志)
經濟社會發展
【概況】201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7.5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各為69.59億元、237.86億元、230.05億元,可比價分別增長9.5%、0.3%、11%、10.8%;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7:44.6:41.7調整為12.9:44.3:42.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2498元,按當年匯率折算達10914美元。(史志韋璟)
【農業和農村工作】實現農業產值135.64億元(含農林牧漁服務業,不含農民家庭兼營商品性工業)、農業增加值69.59億元,分別增長5.2%、0.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2元,增長8.6%。實現糧食總產量85.98萬噸、棉花總產量51噸、油料總產量1931噸、蔬菜總產量54.65萬噸;生豬出欄量31.09萬頭、家禽出欄量1227萬只、水產品產量13.79萬噸。新增高效設施農漁業面積0.24萬公頃,累計建成千畝農業連片園區15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1個。創成揚州市級農業園區3家。新建高標準農田0.13萬公頃,新增土地流轉0.32萬公頃。創成省級示范家庭農場7家、揚州市級示范家庭農場10家。舉辦各類農民培訓班92期,培訓農民5090人。加強農村電子商務工作,高郵市被表彰為江蘇省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完善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完成年交易額4億元。新增農產品“三品”品牌29個,累計365個。完成農業保險保費收入7840萬元,其中高效農業保險保費收入3778萬元(投保品種14種),當年兌現理賠資金5800萬元。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縣工作成效明顯,受到《農民日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江蘇經濟報》和《群眾》及“人民網”等媒體的關注。深化農村金融改革,高郵湖金融支漁創新項目獲農業部批準實施。加快推進農業資源綜合開發,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8項,總投資3911萬元。投入資金628.57萬元,疏浚農村河道(河塘)215條、201.56千米,完成土方量161.50萬立方米。加快發展各類農業機械,全市農機總動力71.9萬千瓦,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85.5%。鞏固提高秸稈禁燒、還田及綜合利用工作水平,實現秸稈還田面積8.59萬公頃。投入資金5.76億元,組織實施農村水利工程、城市水務工程、重點水利工程等3項重點工程。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行政村年集體經營性收入40萬元實現全覆蓋。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通過國家級驗收。按照精準扶貧要求,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5551戶、1.13萬人實現全部脫貧。(史志韋璟)
【工業】全市52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國有及銷售2000萬元以上非國有企業)累計完成現價產值1205.11億元、銷售收入1161.1億元、利稅92.55億元、利潤50.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3%、7.1%、-14.4%、-23.9%。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97.4%,比上年下降2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194.85億元,可比價增長9.9%;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6.3%,下降0.5個百分點。實現工業用電量22.38億千瓦時,下降0.1%。實現開票銷售超1億元企業60家、納稅超1000萬元企業15家,其中揚州市秦郵特種金屬材料有限公司年開票銷售74億元、江蘇波司登制衣有限公司年納稅額8852萬元,均位列工業企業之首。推進實施工業經濟轉型升級“356”行動計劃,有66家企業入選《2016年度工業經濟轉型升級“356”行動計劃培育企業名單(第二批)》。完成設備抵扣稅1.76億元,下降12.2%。工業技改投資完成184.29億元,增長25.8%。實施投資額10億元或1億美元以上工業項目26項,計劃投資320億元,當年用款31.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86億元。機械裝備、電線電纜、紡織服裝、照明燈具等4個基本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運行平穩,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開票銷售247億元,增長17.2%。市電池工業園獲批“江蘇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高郵燈具”獲得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證書”。獲批全國工業品牌培育試點企業1家、中國機械工業管理進步示范企業2家、中國電線電纜行業最具競爭力100強企業2家;獲批江蘇省科技小巨人企業1家、省管理創新優秀企業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業13家、省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示范工程試點企業7家、省服務型制造示范培育企業1家;入選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計劃項目27項,獲省首臺套重大裝備及關鍵部件產品認定6種,入選省重大裝備(首臺套)保險試點企業及產品名單產品2種,獲批省“專精特新”產品1種,入選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目錄產品15種,通過省級新產品推廣應用鑒定新產品30種,新創成省級示范智能車間4個,新增省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4家、揚州市級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7家,獲批揚州市“專精特新”示范(培育)中小企業33家。兌現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獎勵資金2852.8萬元。兌現工業集中區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和獎勵資金826.99萬元,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入1.5億元,新建標準化廠房10.2萬平方米。揚州潤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欣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現在“新三板”掛牌上市。(史志韋璟)
【建筑業】全年新增有資質企業15家,累計有各類有資質建筑企業383家。其中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1家、一級資質企業16家、二級資質企業29家、三級資質企業39家,專業承包一級資質企業25家、二級資質企業62家、三級資質企業156家,勞務分包資質企業24家,特種工程專業承包資質企業31家。承接高層建筑2239幢,其中超高層建筑255幢。各建筑企業累計承接施工面積5943.3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3282.4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914.1萬平方米。完成建筑業企業總產值1050億元、建筑業總產值802億元、建筑業增加值43.01億元、建筑業稅收4.75億元,分別增長5%、11%、16.1%、5.6%。有年產值超1億元建筑企業85家,其中年產值超10億元建筑企業20家。獲地市級以上優質工程獎73項,其中省級12項、地市級61項。高郵市獲揚州市建筑業綜合考核二等獎。江蘇瑞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蟬聯江蘇省建筑業百強企業,江蘇興廈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弘盛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瑞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晉升揚州市建筑業綜合實力20強企業稱號,江蘇潤揚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建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揚州市華聯裝潢廣告有限公司晉升揚州市建筑業成長型10強企業。(史志韋璟)
【旅游業】堅持“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發展理念,立足運河旅游名城發展定位,從政策扶持、資源整合、合作開發、項目建設、市場營銷、行業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實推動旅游業加快發展。是年,高郵市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行列、獲“長三角地區自駕游熱門十強城市”稱號;盂城驛景區入選京杭大運河精品線路和“江南水鄉”精品新品旅游線路;界首鎮創成省特色景觀旅游創建示范鎮,菱塘回族鄉清真村創成省特色景觀旅游創建示范村。全年接待游客447.3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9.15億元,分別增長10.2%、11.8%。(史志韋璟)
【國內貿易】加強城鄉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推進商貿業重點項目建設,強化專業市場培育與管理,提高城鄉商貿流通業發展水平。蘇中農貿城等8個專業市場年交易額突破60億元。通郵電子商務產業園入駐商戶54戶,實現年交易額1.5億元、營業收入6300萬元。“互聯網+”戰略推進實施,網上團購、網上訂餐、網上約車等各種O2O消費模式逐漸興起。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10億元,增長11.1%。其中,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各實現零售額27.6億元、118億元、1億元、23.5億元,分別增長17.5%、7.6%、11.5%、23.9%;城鎮、鄉村消費品市場各實現零售額161.15億元、8.02億元,分別增長11.1%、11.7%。新增限額以上企業25家,累計有限額以上企業125家,實現營業收入90.2億元,增長15.1%。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5.40億元,增長10.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70億元,下降12.2%;日用品類零售額1.31億元,增長2.3%;化妝品類零售額0.30億元,下降6.5%;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37億元,增長10.4%;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2.91億元,增長9.6%;汽車類零售額5.12億元,增長23.7%。(史志韋璟)【對外國及港澳臺地區經貿】按照招商“深化年”要求,組織開展“春季招商迎節慶”“上海招商周”“深圳招商周”“北京招商周”等活動,簽約產業合作項目133項,其中投資額10億元以上項目14項。舉辦第十二屆中國雙黃鴨蛋節,簽約產業合作項目47項,總投資額162.2億元。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及港澳臺資5055.3萬美元,下降16%。完成進出口總額4.75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4.33億美元,分別增長7.9%、6.4%。完成外經營業額330萬美元,增長11.9%。(史志韋璟)
【固定資產投資】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5.6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各投資4.4億元、294.7億元、156.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5.4%、13.7%、11.3%、24%,三次產業投資占比各為0.97%、64.68%和34.35%。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1.6億元,下降10.5%。(史志翁加良)
【交通、郵電與供電】連淮揚鎮鐵路高郵段建設工程穩步推進,負責該路段施工的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累計完成建設投資15億元,建成樁基9674根、承臺886座、墩身813座、預制箱梁732片、箱梁414片,分別占總量的93.4%、71.1%、65.3%、39.7%、22.4%。高郵市鐵路建設配套服務工作獲揚州市一等獎。加快推進界首運河大橋工程建設,S611高郵段第二期工程建設完成并交工驗收,完成X204卸甲至伯勤段工程建設。投資5921.2萬元,建設農村公路16條、59.21千米;投資508.19萬元,改造農村危橋6座、175.2延米。創成揚州首個省“四好農村路”達標縣(市)和揚州首個省級農村公路安全暢通示范縣(市)。當年交通系統實有載客汽車284輛(不含公交車、出租車)、1.19萬客位,完成客運量2892萬人,旅客周轉量18.77億人/千米。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收入1.3億元、電信業務收入2億元。至年底,城鄉累計有固定電話15.85萬部,其中城區電話用戶8.63萬部、農村電話用戶7.22萬部。城鄉固定電話普及率62.1部/百戶。電信和移動寬帶網絡在市區及所有農村集鎮實現全覆蓋。投入4.9億元實施配電網改造工程,建成首個城市公用電動汽車充電站及110千伏湯莊變電站、110千伏張軒變電站。全年全社會用電量31.78億千瓦時,增長5.2%。其中,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82億千瓦時、各行業用電量26.96億千瓦時,分別增長19.6%、3.1%;第一、二、三產業用電量各為1.63億千瓦時、22.65億千瓦時、2.68億千瓦時,分別增長29.4%、0.3、16.0%。售電量30.44億千瓦時,增長5.0%。至年底,實現安全記錄4756天。(史志韋璟)
【城鄉建設】啟動實施新一輪城建“雙十”重點工程。修繕出新后街后巷106條、老舊小區3個;實施前進路、郵都路、序賢路、眾樂園路、郵漢路、四達路和蓮花路道路建設工程;完成城市公園體系提檔升級、高郵州署復建等工程;推進人民公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實施“四城同創”城市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城區道路照明改造及景觀亮化工程、城市文化解讀工程。推進開展菱塘回族鄉的“回民風情小鎮”及界首鎮的“旅游特色小鎮”創建工作。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31.6億元,其中住宅投資23.9億元、商業營業用房投資6.3億元,分別增長-10.5%、-12.4%、10.0%。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積359.05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55.67萬平方米,分別下降8.8%、62.7%。商品房竣工面積111.2萬平方米,增長30.1%;商品房銷售面積77.8萬平方米,增長14.0%。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年末城市化水平51.99%,比上年提高1.62個百分點。(史志韋璟)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健全完善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評價考核體系,注重擴張環境容量,全面啟動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高郵市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標桿城市”稱號。堅持“五氣同治”,淘汰老舊機動車和黃標車1483輛,完成195臺燃煤鍋爐和4家企業有機廢氣治理工作等,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69.2%,比上年上升8.8%,PM2.5年平均值56微克/立方,比上年下降1.7%。以中央環保督察為契機,深入開展化工、重金屬行業專項整治,關閉“十小”企業23家,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91件。繼續開展城鄉河道疏浚整治工作,主要河流監測斷面達標率100%,城市水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82.4%。繼續保持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橋國控斷面水質基本達標。推進完成減排工程11項,消減化學需氧量197.55噸、氨氮43.11噸、二氧化硫204.19噸、氮氧化合物160.28噸,均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是年,湯莊鎮聯誼村、三垛鎮柳南村創成省級美麗鄉村;三垛鎮東風社區、臨澤鎮臨澤社區中街申報為省級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省級傳統村落。(史志韋璟)
【財政與金融】全市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12億元,增長2.6%。完成稅收收入28.54億元,增長4.3%,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83.6%。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6.93億元,增長6.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56.26億元,比年初增加100.45億元,增長22%;各項貸款余額2322.25億元,比年初增加43.68億元,增長15.7%。全年人壽保險高郵支公司、人保財險高郵支公司、大地保險高郵支公司和利安人壽高郵支公司等4家企業共實現保費收入9.26億元,增長19.5%;受理各類理賠案件1.76萬件,下降26.7%;累計支付賠款1.6億元,增長2.7%。(史志韋璟)
【科學技術與教育】高郵湖西新區獲省政府批準籌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八橋農業科技園(屬揚州農業科技園核心區)獲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市科技創業中心獲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53家,累計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29家。全年獲批揚州市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30項,其中獲批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項、省重點研發計劃(產業前瞻與共性關鍵技術)項目3項、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3項(現代農業2項、社會發展1項)、省級產學研前瞻性研究項目6項、省級國際合作項目1項,獲批揚州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項、揚州市產學研前瞻性研究項目3項、揚州市國際合作項目1項、揚州市科技發展計劃農業科技攻關項目6項。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3家,獲批省高新技術產品131種。獲批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15家(院士工作站1家、研究生工作站1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累計建成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116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院士工作站4家、研究生工作站4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家、工程中心4家、企業技術中心30家)。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獲發江蘇省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貸款(簡稱蘇科貸)3120萬元。實施“秦郵人才集聚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75人,其中創業創新領軍人才25人、創業創新博士人才50人,柔性引進科技人才150人。獲批專利授權2750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60件;組織制定國家、行業標準8個;新增注冊商標826件,新創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16件、揚州市知名商標21件,新獲批省名牌產品4種、揚州市名牌產品13種。高郵特色水禽“星創天地”被科技部評為第一批全國“星創天地”。舉辦高郵液壓機械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成立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湯莊工作站,湯莊鎮獲批中國液壓機械產業集群鎮。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38.46億元,增長6.1%。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比重提高至2%。
推進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五年行動計劃,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和熱點高中定向指標分配制度。全年撤并學校3所;完成沙堰幼兒園、秦郵初中綜合樓、市第二中學風雨操場等新、改、擴建工程11項,面積2.58萬平方米。高考普通類本二以上達線人數首破2000人大關,上線人數和增幅均位居揚州各縣(市、區)之首;高郵中等專業學校對口高考錄取數和錄取率繼續位列揚州各縣(市、區)第一名。(史志韋璟)
【文化、衛生與體育】高郵市獲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成江蘇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臨澤鎮、界首鎮率先在全市創成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舉辦專場文藝演出近百場,觀眾近10萬人次。全年送戲下鄉82場、送書下鄉1.6萬多冊、送電影下鄉2400場。市圖書館新增圖書1.04萬種、2.1萬冊,年接待讀者22.3萬人次,書刊流通16.9萬冊次,實現與農家書屋資源共享、通借通還工作全覆蓋。強化文藝精品創作。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全市數字電視總用戶19.1萬戶,門樘入戶率96%。率先啟動分級診療制度,積極推進醫聯體建設、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全面二孩政策平穩落地,一、二孩生育登記信息5669條,審批照顧再生育133例,出生政策符合率99.9%。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接受全國愛衛會組織的技術評估。高郵市創成國家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范市、全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市、全省農村改廁工作先進市。菱塘回族鄉、界首鎮、湯莊鎮3家衛生院創成第二批全國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高郵經濟開發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獲批全國百強優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甘垛、橫涇2家衛生院創成省示范鄉鎮衛生院,實現市域內省示范鄉鎮衛生院全覆蓋。推進東部新城文體公園建設,建成通湖大橋、海潮大橋橋下體育休閑公園。舉辦第七屆環高郵湖國際自行車越野賽、第七屆橫渡高郵湖、第五屆大運河半程馬拉松等品牌賽事。承辦省青少年武術錦標賽、揚州市青少年武術錦標賽,指導各體育協會開展單項體育賽事活動近120項次。(史志韋璟)
【勞動和社會保障】 落實促進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5100人、城鎮就業1.15萬人,幫助城鎮失業人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9656人,“雙零”家庭保持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1.9%。推薦創業項目40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95萬元,為自主創業209人提供小額擔保貸款貼息123.16萬元。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強化勞動保障專項執法檢查,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出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調整機制,全面落實各項保險調待政策,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當年新增社保“五險”參保人數2.13萬人。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醫保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為80%、70%、75.2%。,職工醫保年度內報銷限額由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大病報銷上不封頂。全年募集慈善資金894.84萬元,支出慈善資金670萬元。發放資金2852.48萬元,供養農村“五保”老人4420人,其中集中供養率40.6%。發放各類救濟金近2200萬元,發放殘疾人救助金及補助金3600多萬元?;I措保障性住房房源3512套(戶)。住房公積金擴面4764人,發放貸款2.75億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240戶,并通過國家級驗收。(史志韋璟)
人民生活
【城鎮居民戶結構與就業】2016年,據百戶城市居民抽樣調查,在百戶城市居民家庭中共有人口306人,其中有收入者217人。在有收入者中,就業人數193人,離退休人數24人,就業人數占全部人口的70.9%。(薛冰林潔)
【城市居民住房】2016年,據城市居民抽樣調查,城市家庭居住人口平均每戶為3.06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5.25平方米。按房屋產權類型分:購買商品房占25.3%,自建住房占64.8%,購買房改住房占6.6%,購買保障性住房和租賃公、私房及其他產權類型占3.3%。按住宅建筑式樣分:單棟住宅(包括單棟樓房60.1%、單棟平房38.4%)占83.2%,四居室占0%,三居室占9.2%,兩居室占7.7%,一居室占0%?,F有住房按市場價估算平均每戶價值38.77萬元。從住房居住條件來看,自來水使用率100%,有廁所戶占98.9%,有浴室戶占96.7%,有取暖(降溫)設備戶占89.0%,使用管道天然氣戶占10.3%,使用液化石油氣戶占63.4%。在百戶城市居民家庭中有固定電話68.9部、移動電話251.3部,其中接入互聯網的移動電話有180.2部。在調查的百戶城市居民中,有1套房屋出租,建筑面積64平方米。(薛冰林潔)
【城市居民收入情況】2016年,據城市居民抽樣調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29.61元,比上年增加2422元,增長8.3%。在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資性收入19248.50元,經營凈收入4610.23元,財產凈收入2897.01元,轉移凈收入4673.92元(其中養老金或離退休金為3656.42元),比上年分別增加1366元、332元、318元、407元,各增長7.6%、7.8%、12.3%、9.5%。(薛冰林潔)
【城市居民支出情況】2016年,據城市居民抽樣調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總支出31856.40元,比上年增加3495元,增長12.3%。其中,人均消費性支出20609.87元,比上年增加1183元,增長6.1%;人均財產性支出52.76元,比上年減少63元,下降54.5%;人均轉移性支出1856.52元(社會保障支出1777.27元、贍養支出1.79元、其他轉移性支出73.45元);人均商業保險支出103.49元;人均購置資產及非經常性轉移支出7710.69元;人均借貸性支出1015.56元。(薛冰林潔)
【城市居民消費支出結構】2016年,據城市居民抽樣調查,在城市居民八大類消費性支出中,人均食品煙酒類支出6454.76元,比上年增長5.8%;衣著類支出1690.12元,比上年增長4.2%;居住類支出4118.26元,比上年增長10.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支出1124.56元,比上年增長5.3%;醫療保健類支出1091.94元,比上年增長2.2%;交通和通信類支出2348.69元,比上年增長4.9%;教育文化娛樂服務類支出3204.25元,比上年增長6.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消費支出577.28元,比上年下降0.9%。
2016年,據全市城市居民抽樣調查,恩格爾系數為31.3%,比2015年減少0.1個百分點。(薛冰林潔)
【城市居民食品消費結構】2016年,據城市居民抽樣調查,在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消費的3780.91元中,糧油類人均消費579.93元,占食品消費總額的15.3%,比上年下降2.3個百分點;肉禽蛋水產品類人均消費1546.53元,占食品消費總額的40.9%,比上年增加0.1個百分點;蔬菜和食用菌類人均消費601.70元,占食品消費總額的15.9%,比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干鮮瓜果類人均消費289.27元,占食品消費總額的7.7%,比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奶類人均消費367.52元,占食品消費總額的9.7%,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在抽樣調查的百戶城市居民家庭中,人均在外飲食支出1862.38元,占食品煙酒消費總額的28.9%,比上年增加4.5個百分點。此外,煙酒飲料、糖果糕點、其他食品類人均消費1166.13元,占食品煙酒消費總額的18.1%,比上年下降4.1個百分點。(薛冰林潔)
【農村住戶從業類型、年齡結構、就業及住房】2016年,據農村95.83戶抽樣調查,按從業類型的從業勞動力比重劃分:農業生產經營戶63戶,非農業生產經營戶9戶。家庭常住人口277.83人。其中,5歲及以下12人,6~15歲20人,16~19歲8人,20~24歲9人,25~29歲18人,30~34歲10人,35~40歲10人,41~50歲55.5人,51~60歲58人,61歲以上80.08人。在常住人口中,整勞動力有78人,半勞動力有127.58人。在6周歲以上人口205.58人中,未上過學的13.75人、小學文化程度40.33人、初中文化程度113.5人、高中文化程度24人、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14人。在勞動力中,就業的有197.58人,其中從事農業、漁業75.58人,從事制造業、建筑業82人,從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2人,從事批發和零售業8人,從事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0人,從事住宿餐飲、信息傳輸、教育、文體娛樂、公共管理、租賃商務服務業等20人。
年末農民人均住房面積45.7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89平方米。(薛冰林潔)
【農村居民收入構成】2016年,據農村95.83戶抽樣調查顯示,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1.83元,比上年增加1344元,增長8.6%。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構成:年人均工資性收入9804.60元,年人均經營凈收入4202.13元,年人均財產凈收入402.50元、轉移凈收入2542.60元,占比分別為57.8%、24.8%、2.4%、15.0%,占比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0.4個百分點、下降0.5個百分點、上升0.2個百分點和上升0.7個百分點。增幅與上年相比,分別下降1.7個百分點、上升3個百分點、上升1個百分點、下降1.5個百分點。(薛冰林潔)
【農村居民消費水平】2016年,據農村95.83戶抽樣調查,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280.37元,比上年增加1296元,增長10.8%。其中,食品煙酒類消費支出4175.31元,比上年增長9.4%,占比為31.4%;衣著類消費支出878.29元,比上年增長7.6%,占比為6.6%;居住類消費支出2578.34元,比上年增長9.6%,占比為19.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消費支出799.06元,比上年增長13.3%,占比為6.0%;交通和通信類消費支出1649.48元,比上年增長12.4%,占比為12.4%;教育文化娛樂類消費支出1911.27元,比上年增長14.2%,占比為14.4%;醫療保健類消費支出934.97元,比上年增長14.5%,占比為7.0%;其他用品和服務類消費支出353.64元,比上年增長5.4%,占比為2.7%。
2016年,全市農村百戶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1.4%,比2015年下降0.4個百分點。
(薛冰林潔)
2016年末高郵市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抽樣調查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表
品 名 |
單 位 |
數 量 |
品 名 |
單 位 |
數 量 |
摩托車 |
輛 |
19.41 |
照相機 |
架 |
28.21 |
助力車 |
輛 |
166.30 |
中高檔樂器 |
件 |
5.49 |
家用汽車 |
輛 |
26.01 |
微波爐 |
臺 |
98.90 |
洗衣機 |
臺 |
104.40 |
空調機 |
臺 |
195.97 |
電冰箱 |
臺 |
105.49 |
熱水器 |
臺 |
104.40 |
彩色電視機 |
臺 |
196.34 |
消毒碗柜 |
臺 |
5.49 |
接入有線電視網絡 |
臺 |
167.03 |
健身器材 |
套 |
13.19 |
家用計算機 |
臺 |
89.01 |
移動電話 |
部 |
251.28 |
接入互聯網計算機 |
臺 |
83.52 |
接入互聯網移動電話 |
部 |
180.22 |
攝像機 |
架 |
7.69 |
|
|
|
(薛冰 林潔)
2016年末高郵市95.83戶農民家庭抽樣調查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表
品 名 |
單 位 |
數 量 |
品 名 |
單 位 |
數 量 |
洗衣機 |
臺 |
97.00 |
固定電話 |
部 |
70.83 |
電冰箱 |
臺 |
99.83 |
移動電話 |
部 |
241.83 |
空調機 |
臺 |
139.50 |
接入互聯網移動電話 |
部 |
133.00 |
排油煙機 |
臺 |
28.00 |
彩色電視機 |
臺 |
171.08 |
微波爐 |
臺 |
67.50 |
接入有線電視網 |
臺 |
138.83 |
熱水器 |
臺 |
96.83 |
攝像機 |
架 |
1.00 |
其中太陽能熱水器 |
臺 |
89.83 |
照相機 |
架 |
7.00 |
助力車 |
輛 |
161.50 |
家用計算機 |
臺 |
32.50 |
摩托車 |
輛 |
28.00 |
接入互聯網計算機 |
臺 |
28.50 |
家用汽車 |
輛 |
17.00 |
|
|
|
(薛冰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