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3210840144269262-2020-098 | 體裁分類 | 其他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組配分類 | 政策解讀 |
發布機構 | 高郵市委市政府 | 生成日期 | 2020-04-14 |
名 稱 | 百件民生實事為幸福生活“加油”——解讀2020年“民生1號”文件 | 公開日期 | 2020-04-14 |
文 號 | 關 鍵 字 | ||
內容概述 | |||
文件下載 |
4月8日,《2020年百件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意見》(郵發〔2020〕1號)正式下發,這是我市連續14年以“1號文件”的形式推動民生工作。據悉,今年民生“1號文件”包括現代教育體系建設、就業創業體系建設、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鄉環境體系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6個方面13項共100件民生實事項目。
現代教育體系建設
關鍵詞:改善辦學條件
實事項目:新建實驗小學東校區分校、南師大附屬幼兒園、碧桂園幼兒園、東方御景幼兒園。改擴建高郵鎮北海幼兒園、界首幼兒園戶外擴展教育基地。強化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管理,科學制定學生營養餐食,各級財政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食堂的水、電、氣等運營經費納入預算管理,推行陽光食堂平臺管理和每日校長公開陪餐、家長定期陪餐制度,加大困難學生伙食補貼力度,加強學生伙食資金監管,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關鍵詞:完善扶持政策
實事項目:全額減免低收入農戶(含農村低保戶)子女的幼兒園保育費、伙食費,小學和初中學雜費、伙食費、書本費、作業本費,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學費、書本費、住宿費和伙食費。對低收入農戶子女就學教育實行定額補助,本科及本科以上每年補助4000元,大專每年補助3000元。對入園幼兒按總人數10%的比例,在校小學生按總人數8%的比例,給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特困生補助;在校高、職中學生按總人數10%的比例,以及全部涉農專業職中學生,給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特困生補助。實施困境兒童救助項目,對本地常住戶口中符合低保條件的事實孤兒、無人監護或其他親屬代為監護的18周歲以下在校困境兒童,每生每年發放2000元助學金,常態化救助人數不少于110人。對考入高中以上的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發放教育專項補貼(高中2000元、大專以上2500元)和考學獎勵(高中500元,大專及本科1000元,研究生以上2000元)。
就業創業體系建設
關鍵詞:提升就業水平
實事項目:新增城鎮就業10000人,推薦失業人員再就業350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0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2000人,期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0%以內。扶持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和自謀職業轉業志愿兵(士官)以及部分“兩參”人員再就業128人。
關鍵詞:強化職業培訓
實事項目:加大人才招引和培訓力度,幫助企事業招引各類人才1500人以上,培養高技能人才1000人。開發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失業青年就業見習崗位500個。建設創業孵化基地1個,推介創業項目25個,開展創業培訓600人次。建設殘疾人扶貧(創業)基地2個、創業扶持實體10個,殘疾人技能培訓200人。開展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4000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000人。依托省級農民教育培訓項目,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從業人員、返鄉創業大學生、初高中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退役軍人以及小農戶、貧困戶等,培育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以及專業服務型農民1600人。
醫療衛生體系建設
關鍵詞:提高基層醫療水平
實事項目:新增界首醫療急救站。卸甲中心衛生院創成二級醫院。全市60家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中醫閣。新建2個鄉鎮級殘疾人輔具適配站點。實現在定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城鄉居民“兩病”(高血壓、糖尿?。╅T診用藥保障全覆蓋。
關鍵詞:推進健康高郵建設
實事項目:推進廁所革命,新增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2500座。規范13個鄉鎮、園區快速檢測點管理,每天快檢篩查食品(農產品)不少于100批次/點。實現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全覆蓋,每季度向社會公示監測結果。在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設立70歲以上老年人掛號、繳費和取藥優先窗口,提供80歲以上高齡老人伴醫服務,開設號源緊張專家彈性門診,開設多學科疑難病診療中心,實行互聯網醫院醫生全日制門診,逐步開展診間結算和在線支付,方便群眾看病就醫。在高危人群中開展早癌和慢性病篩查、干預。減免尿毒癥患者透析費用33元/次。免費對嚴重精神病患者實行給藥,補助嚴重精神病患者監護人200元/月/人,對精神病人住院治療費用在醫保報銷后剩余部分給予財政補助。普及健康知識,開展健康進基層活動50場,急救自救互救知識和中醫藥養身保健知識進社區、進單位、進家庭活動分別達100和12場,青少年近視防控宣講活動16場。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關鍵詞:健全社會保障力度
實事項目:推動靈活就業、新業態從業者、斷保等重點群體參保,新增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3000人,工傷保險參保2000人,失業保險參保1000人。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從148元/月提高至159元/月。將全市所有定點醫院納入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范圍,覆蓋率達100%。擴大醫療保險參保覆蓋范圍,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8%。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至每人每年不低于570元。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市區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孤兒發放臨時生活補貼120元/月。將低保漸退、緩退政策從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擴大到所有的城鄉低保對象,當低保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低保標準,但低于低保標準2倍時,給予6個月的漸退期。有序放寬殘疾人作為單人戶納入低保保障的準入條件,取消現行政策“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條件限制,將保障面覆蓋到所有符合條件的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有序放寬大重病對象作為單人戶納入低保保障的條件,取消現行政策“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的條件限制,將保障面覆蓋到所有符合條件的大重病患者。將三、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納入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象,將一、二級言語、聽力殘疾人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象。
關鍵詞:提升養老服務業態
實事項目:完成1個特困供養機構改造提升,開辟失能(失智)老年人照護單元,制定出臺特困供養機構區域性規劃整合指導意見。建設3個頤養示范社區。啟動高郵鎮“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增加享受省定政府購買服務標準的老年人人數至總數的10%以上。加強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健康管理率達70%。
關鍵詞:精準幫扶弱勢群體
實事項目: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城鄉低保對象等困難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對其個人繳納的資金由財政給予全額資助,確保應保盡保。為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行網格化管理和免費健康體檢。減免低收入農戶水費、電費、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建檔立卡低收入人群及低?;颊邔嵭小跋染戎?、后付費”。完善總規模600萬元的急難家庭生活救助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將散居孤兒生活費增加到1890元/月,集中供養孤兒生活費補貼標準提高至2700元/月。將城鄉低保補助2020年城鄉低保標準從680元/月提高到730元/月。給低保家庭中70-79周歲老人、所有8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尊老金。將醫療救助基金規模擴大到2120萬元,特困對象、計生特困對象和孤兒的救助比例達到100%,低保對象、困難重度殘疾人和嚴重精神病患者的救助比例達到75%,救助封頂線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達到12萬元。為250戶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配齊洗衣機、電視機、電飯煲、微波爐等基本家電和太陽能熱水器。給500名殘疾人發放輔助器具適配補貼,為100戶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免費發放輪椅300輛。免費為持證殘疾人提供意外傷害保險,為950名殘疾人辦理綜合責任保險。為1200名就業年齡段聽障殘疾人免費提供通訊補貼,為927名就業年齡段持證視力殘疾人提供數字電視服務費補貼。全面提升“殘疾人之家”運行質態,新建(村、社區)“殘疾人之家”2個。為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常態化開展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50件。
城鄉環境體系建設
關鍵詞:推進供應體系建設
實事項目:穩定生豬生產,促進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按照“1+2+N”模式建設1個現代化生豬集聚區,今年完成農科區種豬場和城南新區規模豬場建設。整治老舊小區1.7萬平米。新增住房公積金擴面3000人,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1.2億元。棚戶區危舊房改造新開工500戶。完善并落實“老宿舍”危房回購政策,規范穩妥開展危房回購。完成4個以上高層住宅二次供水改造。改建(提升)城區公廁20座;新城區新建公廁2座。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80%以上、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和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均達8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至少有60%街道和50%以上的鄉鎮開展全域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啟動遷建北海農貿市場。新建標準化垃圾中轉站1座。
關鍵詞:美麗宜居鄉村建設
實事項目:建設美麗宜居鄉村30個。對8個公園綠化補植,建設2條公園林蔭路;對8個已建公園進行服務設施更新。實施被撤并鄉鎮(開發區、高新區、高郵鎮、龍虬鎮、三垛鎮、甘垛鎮、卸甲鎮、湯莊鎮、臨澤鎮)集鎮區環境整治。實施沿湖、沿河、沿路造林工程,新建成片造林1萬畝,其中:珍貴樹種5000畝;新建省級綠美村莊9個,“三化”示范村4個。提檔升級農村道路80.25公里。提檔升級橋梁111座。改造非列養范圍危橋20座(含接線)。疏??h鄉河道34條、土方89萬方。實施2020年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建設1個千畝連片羅氏沼蝦尾水治理示范點。新(改)建機耕橋94座。新建高標準農田5.5萬畝。新增行政村污水處理設施28個。實施加固楊莊漫水閘、拆建莊臺漫水閘和毛港排澇站更新改造工程。建成13個高清寬帶互動村。全市通過清潔能源替代或者淘汰50臺工業窯爐,建成12個鄉鎮空氣監測站點,對18家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實施北澄子河控源截污項目(河道疏浚、加強羅氏沼蝦尾水治理等)。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關鍵詞:強化社會綜合治理
實事項目: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運營及配套設施建設。推進雪亮工程建設,全年新增60個高清攝像機。新增10個人臉識別監控點位。建設233國道城區段2個治超點。完成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提檔升級和規范化建設,做到有陣地、有人員、有機制、有保障。建設應急管理指揮中心,提高預防和處理應急突發事件的水平。新建臨澤消防站。建成95家建制村快遞點。
關鍵詞:豐富群眾文體生活
實事項目:優化提升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功能,完成中心遷址、掛牌,全年開展婦女兒童活動10次以上,婦女兒童參與人數1000人次以上。圖書館新增圖書8000種、2萬冊;高郵書場文化惠民演出100場以上。7、8月份我市所有國有收費旅游景區(點)免費開放;對全市醫務工作者、公安干警實行全年免費開放。加快推進文創產品、演藝演出、非遺項目等文化資源進景區,組織市、縣(市、區)文化院團、社會藝術團體到景區、重點鄉村旅游區、旅游度假區舉辦公益性展示展演活動150場次以上。新建4座鄉鎮數字影院(高新區、三垛鎮、菱塘回族鄉、臨澤鎮)。配置、更新全民健身路徑30套,保證器材完好率達95%以上。承辦揚州市第十九屆全民健身體育節(高郵賽區)、第三屆社區運動會(高郵賽區)。滿足市民早晚鍛煉需求,在保障教育教學活動需求的前提下,對外開放全市54片學校運動場地;提高現有文體活動場所使用效率,節假日城區幼兒園戶外兒童活動設施對外開放。